文/梁燕
舊時結婚,講究頗多,講求”命中注定”。
在現今社會,結婚合八字早已不流行。但在舊時,合八字可是很關鍵的一步。舊俗以為生辰八字代表了一個人的命運。
漢族一般是通過媒人把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日時干支八字合寫在一張紅紙條上,稱做”庚帖”。庚帖忌用白紙,上邊的字數忌單數。若為單數,可在男人名下加”健”字,在女人名下酌加”瑞”字,以湊雙數。男女雙方在交換過庚帖之后,各自安置在家宅的神龕上,也有的將庚帖付在竈王爺的牌位前,然后對神靈焚香卜吉。如果三支香燒得整齊,就認為是吉祥的,如果三支香燒得層次不齊,就認為不吉祥,不敢進行婚配。還有的是將一碗清水供在神座旁邊,如果三天之內沒有飛蛾蟲子掉入碗中便是吉祥的徵兆,反之則認為不吉祥,也不敢再談婚事。以上便是合八字占卜。通過了神靈的認可,還要將男女雙方的八字交給懂行的人來”合算”一下是否會相克,如果發現八字中有相克的地方,便要立即停止合婚流程。
”八字”是身不由己的事情,所謂”落土時,八字命”。這種合八字的辦法,完全是一種宿命論的推衍,毫無科學道理。除了加強人們”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的消極錯覺,毫無進步意義。
在舊俗中,除了八字,還有生肖的禁忌,女子屬虎是一大忌諱,屬羊的也忌諱,有”屬羊克夫”的說法,部分偏執的老一輩現在還有這樣的觀念。
舊時迎親的隊伍吹吹打打,人們都湊上來圍着要看新娘子。而新娘子坐在花轎里,頭頂着紅蓋頭,想看也看不着,越是這樣大家越是攆着喊着要看新媳婦,此時國觀的人們興奮至極,而新娘只能聽之任之,因為此時的新娘正處於一種被約束的狀態,花轎、紅蓋頭都提醒着新娘,這是你大喜的日子,不能有任何差池。
姑娘在出嫁前要”絞臉”(使用線除去女性臉上的汗毛),這是一個女孩子的成人禮,完成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是兒女雙全的”全福人”。忌寡婦、產婦、兒女不全及與姑娘屬相相克的人參加。
給待嫁姑娘套被子時,所使用棉套斤數要是六斤六兩,忌為七斤或八斤。待嫁的新娘在上轎之前必須哭唱,以表示對父母兄弟依依不舍之情。”不哭不發,越哭越發”,不哭是忌諱的,還是遭到別人的非議。在中原一帶,新娘在上轎還有喝”催轎湯”的習俗。這”催轎湯”很有講究,既不能不吃,又不能吃完,民歌中有這樣的唱法”如若是喝了吧,怕窮娘家;如若說不喝吧,怕窮婆婆;罷罷,我喝一半,留一半,兩頭都過好生活”,”催轎湯”是某種”財氣”的象徵。
新娘子上轎忌踏土地,據說是怕帶走了娘家的福氣。不塌地的方法有很多種,有的把轎子退到房門口,由新娘的父兄送進花轎,有的讓新娘在紅緞繡鞋的外邊再套上父兄的大鞋,上轎之后將外面的鞋子脫掉……新娘上轎前要蒙上紅蓋頭,紅色代表紅火,吉祥驅邪。現代文化人類學者又從過渡儀式上解釋紅蓋頭的作用——是通過這一形式完成一個使新嫁娘結束在娘家做姑娘的生活,進入到做婆家成為媳婦的過渡。
新娘子上轎前蒙上蓋頭,一直到入了洞房,才能由新郎揭開。在封建禮教的取壓下,往往是新郎揭開”蓋頭”后才能看見新娘的“面孔”,蓋頭被揭開就完成了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角色轉變。花轎拾到男方家門口,許多地方要放爆竹,以示喜慶吉祥。也有說法足要崩出新娘子帶來的煞氣。新娘到了新郎家雙雙舉行拜堂儀式,先拜天地,復拜祖先和父母,后夫妻對拜。和上轎時一樣,新娘在下轎時也禁忌踏土。
洞房是特意為新婚夫婦准備的寢房.俗稱”新房”,一般都布置得富麗堂皇.花團錦族,喜氣充赦.不過洞房內忌擺生花(鮮花),因為生花容易枯萎,恐不吉利。洞房忌諱寡婦、孕婦、屬虎的人進入,忌諱外人坐新床,摸新房內的物品,恐對新婦不利。新娘進了洞房有許多禁忌,不許言笑,不許亂動。洞房最再熱鬧.最忌冷清,中國大多數民族和地區都右鬧洞房的習俗。鬧洞房又稱”逗媳婦””鬧房””妙房”.是對新婚夫婦的一種祝賀方式。圈洞房的講究是說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為了驅逐邪靈的陰氣,增強人勢的陽氣。還有一說是讓新娘見見世面,熟識一下男方親友。據說用宏始於六朝,一般在婚禮后的晚上進行。俗話說”三日無大小”,即是說鬧洞房不分輩,可以不受平時氏幼尊卑的限制,隨便說笑逗樂。不過.寡婦、孕婦、產婦、嬰兒、戴孝者.屬虎的或生辰八字與系娘新郎相克者不能加入到隔洞房的行列,不然會給新婚夫婦日后帶來不和睦,或者災櫥。從婚嫁日算起,洞房一個月忌空房
新媳婦”回娘家”,又稱為”回門”,雅一點的稱呼為”歸寧”。回門是有時限的,在河南一帶,忌祭竈、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回娘家。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浙江忌新婦在冬至節回門,否則以為將克死其夫家的家長。江蘇也有此類風俗,不過兌法有些不同,說是若在娘家過冬至,娘家會因此家道衰落。中原一帶回門帶的禮物,應是成雙成對的,忌單數。禮物娘家不能全部收下,回夫家的時候,還要再摘回去一些。新婦歸寧,總把在要家遇到的不順心事一說給娘家人聽,又忌回到簽家之后,把娘家的事情不分輕重地都倒給婆家人聽,這樣”學舌”的結果常常會引起事端,影響男女兩家的關系,新婦也會落得一個”饒舌婆”的名聲。因而俗間有”會當熄婦兩頭騰,不會當熄婦兩頭傳”的該語。這在新婦處理煙親關系方面確實很有實用價值。